“9涨1跌”,油价涨幅惊人
今年以来,油价持续“飘红”,已经经历了“9涨1跌”,网友感叹,“买得起车,加不起油。”
北京青年报查询发改委网站获悉,今年,油价上调可以追溯到1月。自今年1月17日24时起,国内汽、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45元和330元。全国平均来看,92号汽油每升上调0.27元,95号汽油每升上调0.29元,0号柴油每升上调0.28元。北青报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,加满一箱92号汽油多花13.5元。
仅隔不到半月,油价迎来年内二次涨价。发改委发布消息称,自今年1月29日24时起,国内汽、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10元和300元。全国平均来看,92号汽油每升上调0.24元,95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均上调0.26元。北青报以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,加满一箱92号汽油多花12元。
距今年年初涨价才一个月,油价已经“三连涨”。北青报从发改委获悉,自今年2月17日24时起,国内汽、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10元和200元。全国平均来看,92号汽油每升上调0.16元,95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均上调0.17元。北青报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,加满一箱92号汽油多花8元。
时隔半月,又迎新一轮上调。自今年3月3日24时起,国内汽、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60元和255元。全国平均来看,92号汽油每升上调0.2元,95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均上调0.22元。北青报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,加满一箱92号汽油多花10元。
油价迎来“5连涨”,创今年以来涨幅新高。自今年3月17日24时起,国内汽、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750元和720元。全国平均来看,92号汽油每升上调0.59元,95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均上调0.62元。北青报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,加满一箱92号汽油多花29.5元。
油价小幅上涨,但涨势仍在持续。自今年3月31日24时起,国内汽、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110元。全国平均来看,92号、95号汽油及0号柴油每升均上调0.09元。北青报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,加满一箱92号汽油多花4.5元。此次涨价后,95号汽油零售价逼近2018年10月的高点9.32元/升。
今年油价“六连涨”,终于迎来一次下跌。自今年4月15日24时起,国内汽、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545元和530元。92号汽油每升下调0.43元,95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均下调0.45元。北青报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,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少花21.5元。
油价下跌好景不长,跌完就涨令车主措手不及。自今年4月28日24时起,国内汽、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05元和200元。92号汽油每升上调0.16元,95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均上调0.17元。北青报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,加满一箱92号汽油多花8元。
自2022年5月16日24时起,国内汽、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85元和270元。全国平均来看,92号汽油每升上调0.22元,95号汽油每升上调0.24元,0号柴油每升上调0.23元。北青报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,加满一箱92号汽油多花11元。
自2022年5月30日24时起,国内汽、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400元和390元。上述调幅折升价为92号汽油每升上调0.31元,95号汽油每升上调0.33元,0号柴油每升上调0.33元。北青报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,加满一箱92号汽油多花15.5元。
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告诉北青报:俄罗斯是全球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,当前,受俄乌战争、国际局势等不确定因素影响,打破了原有的油品供应局面,引起较大的供应不平衡问题。受此影响,短周期内油价或许仍会产生波动,且此次全球石油供应问题,会持续影响一段时间。
燃油车市场压力倍增
今年1至4月,中国品牌乘用车累计销售309.8万辆,同比增长9.8%,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7.6%,占有率同比上升6.0个百分点。其中,轿车销售113.6万辆,同比增长34.3%,市场份额为37.3%,其中,4月,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0.5万辆和118.1万辆,环比下降46.2%和47.1%,同比下降46.1%和47.6%。1至4月,汽车产销769万辆和769.1万辆,同比下降10.5%和12.1%,结束了今年前3个月的增长态势。
今年5月1日至22日,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78.0万辆,同比去年下降16%,环比上月增长34%。其中,一周总体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日均3.2万辆,同比下降21%,相对今年4月的一周均值增长29%。第二周总体狭义乘
用车市场零售达到日均3.2万辆,同比下降21%,相对今年4月的一周均值增长29%。第二周总体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日均3.3万辆,同比下降22%,相对今年4月第二周均值增长26%。第三周总体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日均4.2万辆,同比下降6%,表现逐步回暖改善,相对今年4月第三周均值增长47%。
上一条: 煤炭产量连涨,展现保供“夏日温度”
下一条: 煤炭保供稳价“工具箱”持续上新